2008年3月25日 星期二

讀清靜經



 


 


 


我讀清靜經


講到清靜經   我就有一些看法,說真的,還真的不知到作者是誰,猜想它應該是屬於道教的書吧,記的以前在某宗教的時候我問前輩說清靜經是什麼經,前輩跟我說唸了清靜經心裡會變的較清靜,那時候才17歲也不是很清楚,就傻傻的相信,不過多年之後,自己看過一遍清靜經,當深入經義之後   應該就不會把它當成經在念,也不會相信唸了他心裡會因此變的較清靜而已。


  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幸運的人,小時候家境不好,因此無法好好的念書,導致國中一年級時還是搞不清潔什麼是一聲,二聲或是ㄔ和ㄘ,當然的ㄓ和ㄗ也弄不清楚,不過很難相信的是,踏入社會後來因為興趣,也去參加過中醫檢定考被我考過,後來學室內設計並學電腦和3D繪圖也不覺得很難,我在想自己並無過人之處,並且資質一般而已,不過自己有一個獨特之處,就是發現清靜經影響我很深,如清靜經講上德不德,下德執德;執著道德者,不明道德。其實和金剛經的菩薩有人者相,眾生相就不是菩薩的精神是很像的,這種不執著的態度,讓人能以無心的心學習反而學的更快,因此這些年來不管讀道德經、心經或是中醫典籍都比較能體會或是看懂,尤其是自我反省檢討的態度,較能坦然面對。


  心經是佛家的經,它談的是心的一種崇高的境界的描述和形容,而以我的認定清靜經也談這部分,不過清靜經較不一樣的是它還談如何達到真空妙有的無 修行心法和理論,不過很遺憾的清靜經的知名度可能是遠無法和心經比較的,因此在此提出做心得報告,我相信它決不是用來唸的經,而是可以開啟智慧的經。可以富厚生計的經。是值得一瞭解的好經典


《清淨經》

         老君曰:

         大道無形, 生育天地;

         大道無情, 運行日月;

         大道無名, 長養萬物。

         吾不知其名,強名曰道。



         夫道者,

         有清有濁, 有動有靜。

         天清地濁, 天動地靜;

         男清女濁, 男動女靜。

         降本流末, 而生萬物。



         清者濁之源, 動者靜之基。

         人能常清靜, 天地悉皆歸。



         夫人神好清, 而心擾之;

         人心好靜, 而慾牽之。

         常能遣其慾, 而心自靜;

         澄其心, 而神自清。

         自然六慾不生, 三毒清滅。

         所以不能者, 為心未澄, 

         慾未遣也。



         能遣之者, 

         內觀其心, 心無其心;

         外觀其形, 形無其形;

         遠觀其物, 物無其物。

         三者即悟, 唯見於空。



         觀空亦空, 空無所空;

         所空既無, 無無亦無;

         無無即無, 湛然常寂;

         寂無所寂, 慾豈能生?

         慾既不生, 即是真靜。



         真常應物, 真常得性;

         常應常靜, 常清靜矣!

         如此清靜, 漸入真道;

         既入真道, 名為得道。

         雖名得道, 實無所得;

         為化眾生, 名為得道。

         能悟之者, 可傳聖道。



         老君曰:

         上士無爭, 下士好爭;

         上德不德, 下德執德;

         執著之者, 不明道德。



         眾生所以,

         不得真道者,為有妄心。

         既有妄心, 即驚其神;

         既驚其神, 即著萬物;

         既著萬物, 即生貪求;

         既生貪求, 即是煩惱。



         煩惱妄想, 憂苦身心,

         便遭濁辱, 流浪生死,

         常沉苦海, 永失真道。



         真常之道, 悟者自得。

         得悟道者, 常清靜矣!

3 則留言:

  1. <p>好個清靜經 ^^&nbsp;!!&nbsp;&nbsp;&nbsp; 耳若清, 心若靜, 即使眼見著盆火, 也無關溫度吧... </p>
    <p>&nbsp;</p>
    <p>許久沒參拜你的&quot;可是&quot;天地了,</p>
    <p>再見.. 仍是會心, 一笑可表明!! <img src="http://tw.yimg.com/i/tw/blog/smiley/1.gif"/></p>
    <p>&nbsp;</p>
    <p>( 加油!!&nbsp; 看著你的理想.. 愈來愈近喲!!! )</p>
    [版主回覆06/17/2008 22:20:38]<p>我最近電腦故障因此無法立即的回覆 很抱歉</p>
    <p>感謝妳記得在這裡還有一個老朋友</p>
    <p>尤其是選擇我讀清靜經回覆</p>
    <p>不過對耳若清, 心若靜, 即使眼見著盆火, 也無關溫度吧...</p>
    <p>這樣的看法並不是很認同</p>
    <p>我記得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</p>
    <p>以前有一個婦女省吃節用的護持一個出家人</p>
    <p>有一天她想知道這個出家人修行到什麼程度</p>
    <p>因此她就請一個年輕姿色又好的女子投懷送抱</p>
    <p>是後她問出家人又什麼感覺 出家人的回答概意思是毫無感謝</p>
    <p>婦人聽到這樣的回答 就將出家人敢出去</p>
    <p>故事告訴我們所謂的修行不是槁木死灰 </p>
    <p>也不是遠離人群 而是透過修行讓自己因為不執著</p>
    <p>而有更冷靜的判斷力和堅定的毅力</p>
    <p>因為一個修行者追求的目標不是毫無感覺</p>
    <p>反而是一種清清楚楚的感覺和判斷</p>
    <p>化身為一種對人事物的智慧和行動</p>
    <p>因此得到自在和快樂</p>
    <p>僅以供參考   陳可</p>

    回覆刪除
  2. <p>耳若清&nbsp;&nbsp;&nbsp; 心若靜&nbsp;&nbsp;&nbsp; 看著盆火&nbsp;&nbsp;&nbsp; 也無關溫度..</p>
    <p>盆火形象在&nbsp;&nbsp; 身體束縛在&nbsp;&nbsp;&nbsp; 耳眼距離在</p>
    <p>不是動不了溫度</p>
    <p>而是溫度動不了你...</p>
    <p>清靜上的遊走...&nbsp; 還是遊走於清靜?! ...</p>
    <p>不可說... 不可說...&nbsp; <img src="http://tw.yimg.com/i/tw/blog/smiley/1.gif"/></p>

    回覆刪除
  3. <p>恩 謝謝你的建議 不過我拿的那一本似乎不太通行 因為裡面很多古字 有點老舊&nbsp; 而且是以書法手抄的 所以有些字根本查字典也找不到(即使是我的篆隸字典)&nbsp;&nbsp; 不過你說得沒錯&nbsp; 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 或是說有 但是我們都只能很接近他而難以真正的悟到.....總之 謝謝囉</p>

    回覆刪除